一封學生的信

台北 楊揚


  一封學生的來信、一筆捐款,讓楊揚老師的愛,再度延傳……老師將錢捐給慈善機關,並為文抒發感懷,只為「讓愛傳出去」。

  讀著學生的來信,信上寫著:「…老師,記得有一次您幫我交暑修費,雖然當時您只要我好好的努力讀書,長大後去幫助別人,但是我仍然掛在心上,希望您能幫我把這錢拿去幫助真正需要的人……每一分每一秒都好珍惜身邊的一切事物,記得您教過我看誰需要幫忙,能做的就盡力去做,看別人高興,自己也會好開心,很希望自己無論年齡多大,都能帶著赤子之心和快樂,分享給身邊的人……」信中的字字句句都令我這個退休老師感到無比的欣慰與感恩,感恩的是那位教育我「愛的綿延」的恩師;欣慰的是眼前這位善良、可愛、可敬又懂得讓愛傳下去的學生。

  記得那是六年前的事,這位長得清秀、乖巧謙和的孩子是我高一執教國文的副班長,她總是面帶笑容,負責盡職的扮好自己的角色,不但人緣好,功課也不錯,但高一下重新編班時,在升學班的名單上卻未見她的名字,問過她後,她才靦腆地說出因爸爸最近失業,家中孩子多,一時繳不出輔導費。從她害羞的臉中露出無奈的眼神,我彷彿看見當初那個想念書卻又繳不出學費站在游老師面前的自己,突然腦中現起他的教誡,於是問明輔導費的金額,我從皮包中拿了錢,讓她能趕在確立資格前繳交。這件事早已隨歲月流失了,如今收到她的這樣一封信,怎不令我感到無限欣慰,也激起了自己無數的回憶。

  一路走來,在我的生命中,曾有許多貴人,但影響我最深的是從小以儒家文化內化我人格及價值觀的祖母;還有教我將來有辦法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將愛綿延下去的恩師--游老師,以及讓我懂得生命真正價值的日常法師。

  記得那是四十多年前的往事,正當我繳交不出學費時,是游老師伸出援手,解決我的困難。在我要回饋時,他卻叮嚀我:「我幫助妳,從不冀望你回報,希望妳將來有能力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將愛綿延下去。」這句話,一直影響著我三十多年的教學態度,多年來我一直秉持老師的教誨,矢志作一個教育雕塑師,並常自我期勉:「因教育而得英才,一樂也。」所以,不管學生任何資質,絕不放棄,深信只要用愛心,耐心、細心,就能調教成對社會有用的人。

  民國五十幾年到六十年初,台灣社會仍然重男輕女,許多女孩子被迫無法就學,但不願向環境低頭的人,就以半工半讀的方式自力更生來完成學業,當時我正在某高職夜間部兼課並任導師(白天任教公立學校),學生中有不少來自中、南部更有來自花蓮,過著半工半讀的生活,由於在外住宿,所賺的薪水僅夠生活,到了繳交學雜費時則一籌莫展。看在眼裡,我私下找來班長告訴她:「為了顧及同學尊嚴,妳私下去調查班上哪些同學為學雜費發愁,請他來找老師。」就這樣,在那個還未辦助學貸款的年代,我開始解決了一些同學繳交學雜費的燃眉之急,這完全是受游老師教誡的影響。

  此外,我還常用自己的生命故事及五年半的工讀經驗激勵這群與自己命運相同的孩子,期望他們--要走出自己的路來,學得一技之長,不要使自己的初發向上心成為幻影。

  民國八十四年九月是我教學生涯第一個大挑戰,我被派任教一個人人頭痛的班級,這個班級三年換三個導師,許多老師都避之唯恐不及,但以學校慣例,被派到就得承擔,不過時間只需一年。好不容易熬了一學期,正慶幸馬上可以脫離苦海,民國八十五年二月我參加了福智文教基金會舉辦的教師成長營,基金會董事長日常法師的一句箴言--教育是人類升沉的樞紐,像暮鼓晨鐘般地敲醒我,他的「觀功念恩」理念更令我震撼。開學了,我信心滿滿地試著去學習觀這群孩子的功、念他們的恩,但沒多久我被打敗了,教室似乎更亂。思惟之後,也許是我操之過急,於是改變方法,試著以一顆真誠的心,訴說自己生命故事及陳年往事,並不厭其煩地教導他們許多課本以外的謀生技能與方法。漸漸地,我發現他們也有可愛的一面,但是否再教一年,卻是我內心掙扎的問題。六月,我終於向教務主任請求再教一年,直到送他們畢業為止,記得當時主任還問我:「是真的嗎?」我肯定地回答,為的是想多用一些時間去導引這群「稱我老船長,自稱快樂小海盜」的孩子,能尋找到他們的人生方向。

  逝去的時光,揮不散的是記憶,回首走過的歲月,除了感恩祖母含辛茹苦的教養、游老師的教誡,也要感恩這群讓我能有揮灑空間的孩子,從他們身上,我深深體會到「真正的偉大是蘊含於平凡之中」,也感受到一個人活著並不是一口氣存在,想活出踏實的生命,唯有付出真心誠意的奉獻,才能讓自己的生命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