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務 踏出 美麗青春的步伐

台北 陳月文


  幾天前,我到台北教育大學去跟包括東吳、陽明、台大和台北市教育大學的一群學生,分享我帶領兒童讀書會的經驗。這群年輕學子將於寒假期間,到偏遠地區去帶領國小三到六年級的學生閱讀。

  正式分享之前,我先提出一則自己的經驗,讓這群具備服務熱忱的學子,對他們寒假服務的對象有些許概念,以及心理的準備。

  那是兒子陳易讀小學五、六年級的兩年期間,我應他們班老師的要求,每周到班上上一堂作文課。上過第一堂課後,我發現孩子們的語文能力差異頗大,於是,第二堂課開始,我便在正式寫作之前,先以圖畫故事書暖身。

  起初,孩子們會抱怨:「陳媽媽,我們已經五年級了耶,妳怎麼讓我們看圖畫故事書?」

  我告訴他們:「這本書陳易很喜歡,我也很喜歡,我很想把我自己喜歡的作品,拿來跟大家分享。」因為,我知道優質的兒童讀物可以適合各種不同年齡層閱讀,年紀小的兒童閱讀表面的故事情節,青少年讀背後的意涵,有生命體會的青壯年,甚至老年人,則讀出生命與哲學的內涵。

  念完那本故事書後,我請同學分享他們自己的體會。我說:「你的分享可以重述故事的內容;可以敘說書中哪一段你比較有感覺的段落;可以是你相關生活的體會;可以是你的心得;也可以是自己重新創作的一篇故事。」

  學生們分享過後,我要他們用當天的這堂課寫作文,我同樣用非常開放的方式邀請他們:「你自己訂題目,內容可以寫書中你比較有感覺的段落;可以寫書的大意;可以寫你自己相關的經驗;可以寫心得;也可以介紹今天這堂課。」

  因為每個同學都可以找到他們的下手處,於是,連被老師罰坐「國王座」那三個孩子,也都開始在他們空白的作文簿上書寫起來。

  下一堂課上課前,我看到許多原本坐在後頭的學生,居然坐在第一排前頭的地板上。

  我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要坐在地板上?」

  他們回答:「我們想仔細地看書裡的圖畫。」

  我好開心!因為,那也是我背後的用心。我希望透過優美圖像的分享,讓孩子們漸漸領略到美的訊息,並建立起自己的美感能力。

  我相信,愛美的孩子會對自己很誠懇,也會誠懇地對待別人;愛美的人會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愛美的人即使只是一個製作桌椅的工匠,他不會為了省蠅頭小利,而在做桌椅時少釘幾個釘子,讓別人因為使用了他製作的椅子而受到傷害或不便。

  我常常想,如果我們這個社會有更多愛美的、有美感能力的人,這個社會一定會更祥和且更具有創造力。

  兒子班上這群五年級的純真孩子們,這麼快就領略了我傳遞美感的心意,讓我非常感動。

  結束第一個經驗分享後,我告訴這群願意付出時間與精力服務他人的大專青年:「千萬不要想用一把刷子、一套方法去服務所有的孩子,否則,很容易兩敗俱傷。」因為,閱讀能力並不是先天的能力,是必須經過後天的學習才能得具的能力。偏遠地區的文化刺激相對的少,也較缺乏帶領閱讀,引導他們領略閱讀奧妙的老師或長輩;我猜想,那群孩子的閱讀年齡可能與他們的實際年齡並不相等。

  我於是又跟他們分享了另一則講座經驗。那是教育部推動的生命教育講座,我的講題是「讓生命更美麗」。主辦單位是台北的某科技大學。

  考慮到那個科技大學的學生程度,我於是決定用圖畫書來帶領。

  當我交出講綱時,那所大學的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有些兒為難地告訴我:「陳老師,講座的對象是大學生,您用圖畫故事書來帶,合適嗎?」

  我同樣告訴他,好的圖畫書有非常豐富的內涵,適合不同年齡層的領受。也許因為我當時是教育部的閱讀運動諮詢委員,他雖然不是很同意,卻也不好太堅持。

  到了會場,學生三三兩兩進場,也有幾位教授到場。

  我用投影機放出第一本書《小雞和小鴨》,故事敘述小雞凡事跟著小鴨,甚至跟著跳進池塘裡,所幸被小鴨救起,而知道了自己與小鴨的不同。

  我問在場的學生:「覺得自己是那隻小鴨,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會人云亦云地請舉手。」

  會場只有三三兩兩幾隻手孤零零地舉著。

  「覺得自己是書中那隻小雞,多半是跟著別人去做別人期許的事的人請舉手。」我再問。

  許多手都舉起來了。

  我點點頭,告訴他們:「我也是到了三十幾歲才發現自己是那隻小雞,而開始努力當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小鴨。」我期許他們從當下開始,努力學習當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

  而後,我繼續播放《後山的螢火蟲》讓他們領略生命的歷程,並期許他們當場為自己的生命作一番規劃。播放《祝你生日快樂》讓他們感受生命的無常,也期許他們思惟當自己遭遇嚴重病痛或困境時,該如何自處與跨越。

  接下來的《雪花人》之後,我邀請他們:「雪花人把研究雪當成他送給世界的禮物。現在,請各位寫下或畫下你想要送給世界的禮物。」

  有了前三本書的經驗,那群大孩子知道,每一個課題都需要分享。或許,他們在前面的互動分享中,領略到課程對自己未來生命的些許意義與衝擊,因此每個人都埋頭在他們眼前的紙張上,認真思考自己可以送給世界什麼樣的禮物。

  分享的時間,許多同學臉上展現出了驕傲和光燦。我猜,他們原本因為自己不是知名大學的學生,心中多少有些兒小小的自卑,但在這場講座學習的思惟中,發現了自己可以為世界盡力的下手處,發現了自己也不是一無是處,因而開啟了自信的心門。

  當然,每一個分享,也都獲得了大家如雷的掌聲。

  最後,我於播放《花婆婆》後,邀請他們寫或畫下他們可以做的、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

  看著眼前這群大孩子們埋頭構思自己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方法,並將自己的思惟寫在紙上,我相信,他們的心緒裡,已然有些不同的東西在滋長。而每個同學的分享,相信也都滋養了其他的心靈。

  最後,我期許他們:「在這一生中,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

  講座結束後,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告訴我:「這是我們辦講座以來,第一次沒有學生打瞌睡。」

  兩個例子之後,我告訴將要去帶領兒童閱讀的大學生們:「我並不是要各位只用圖畫故事書去帶領閱讀,我只是提出不同的各種可能。」

  我也告訴那群學子,閱讀的內涵非常多元:生命經驗、圖像、影音等,但是若要啟發孩子的創造力,讓孩子養成自我學習、具有終生學習能力的閱讀,則必須要引導孩子進入文字閱讀,因為,文字閱讀最能有效啟發孩子的思考與創造能力。

  我的分享,引發了學子們的諸多疑問,原本一個小時的分享,延長到接近兩個小時。後來,還約定了下一次的上課時間。

  我當下非常讚歎這群學生。他們分別就讀於幾個風評頗佳的大學,在社會上是同輩中的佼佼者。但他們並不恃寵而驕,願意在寒假期間,耗費自己的時間與精力,到偏遠地區帶領弱勢兒童學習閱讀。而且,在服務之前,他們願意聆聽有經驗的前人引導,而不是驕慢、自以為是的埋頭猛闖。

  相信,這般心緒,在他們日後的生命裡,必然可以帶領他們邁向更光明而且自利利人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