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出夢想 送出愛

台北 陳月文


  以前,閱讀偉人傳記,會感佩於他們成就了不可能任務,嘉惠許多受苦的生命。但是,因為自覺渺小,並不覺得他們的生命跟我有什麼相關,所以掩卷之後,也就將那感動和敬佩深藏潛意識裡而不復記憶。

  近年,那遙遠的記憶一次次被喚醒,一個個事例,讓我望見了平凡人也可以創建偉大,只要有願,善願必成!

  空姐播撒知風草

  十八年前,台灣社會的經濟發展呈現一片亮麗的遠景,這塊政權不斷變易的土地上的大多數人民終於可以無憂無慮的溫飽,並有餘力提升生活品質。大多數人因此用心用力於積聚自己的財富,努力讓自己遠離過去的困厄,過更富足的生活。

  在如此一片人人努力改善自己物質生活的時刻,擔任空姐,有著豐裕薪資,在民風尚未開放,出國尚稱奢侈的時期,能因工作之便遊歷世界各國的楊蔚齡,卻因為值勤時遇見遣返中南半島四國難民,眼見這群難民因著社會資源的缺乏,而過著極為貧困潦倒的生活,心中極為不捨。

  為了幫助難民能夠過屬於人的基本生活與學習環境,楊蔚齡竟辭去優渥的工作,成立「知風草基金會」,全心全意投入柬埔寨華裔難民的生活重建,包括募資興建學校、圖書館、孤兒院,以及招募有心人士投入當地教育、照護等工作,用「一點露培育一枝草」的精神,以文化播種來實際關懷貧窮,不但收容孤苦,也教育他們,培養他們的謀生技能,期盼在這片荒地上開展出具足生命力的花朵。

  許多人和許多企業受到楊蔚齡的感動,在關照自己的物質提升之餘,也紛紛捐資協助,或親身投入服務行列,為台灣與柬埔寨之間,搭建了一座美麗的關懷橋。

  十餘年來,楊蔚齡的名字與她教人感動的行誼,偶爾會竄出記憶深處,擾動我的心緒,讓我思索到,只要用心用力,即使一介無權無勢的弱女子,也能讓美麗而龐大的善願成辦!楊蔚齡所代表的劃時代意義,讓我用心關懷周圍需要關心的弱勢人群,並努力讓善願不僅止於心想,也要努力讓它事成。

  愛在西非廣宏傳

  而後,八年前,畢業於陽明醫學院的連加恩,放棄預官的優渥服役條件,以替代役的身分遠赴兩萬公里外的西非,在攝氏四、五十度高溫,愛滋、瘧疾、寄生蟲四下蔓延,到處散落著垃圾與垃圾袋的西非布吉納法索貧窮鄉間,從事人道救援的醫療工作。

  連加恩發現,雖然當地物資缺乏,教育水準低落,居民卻純樸善良、不偷不搶,盡心盡力過著屬於自己的生活:應該在學校學習的兒童,在豔陽炙烈的街上向觀光客兜售面紙;背著擦鞋工具的兒童,努力尋求可能擦鞋的外國人……

  這些兒童用心努力的目標只有一個:填飽肚子、活下去。

  同時,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連加恩也看到了來自不同國度年輕人的努力付出:日本青年在這兒教導居民種樹;加拿大青年走訪沒水沒電的村落推展節育;法國護士在衛生站裡忙碌於居民的護理;美國青年協助村民掘井;荷蘭音樂家幫忙蓋孤兒院,收容父母雙亡於愛滋病的孤兒……

  於是,在家裡備受呵護的連加恩,也與幾個來自不同國家的黑人、黃人與白人一起在當地掘井、蓋孤兒院、醫治生病的村民,在炙熱的西非學習當一個付出的角色。

  醫學的背景,讓連加恩頗關注當地的衛生教育,而這也恰是當地民眾最缺乏的。只是,當地居民生活困苦,忙碌於生存已然幾乎耗盡他們所有的力氣,如何讓他們願意花力氣主動改善周遭的衛生條件?

  連加恩決定以當地缺乏的衣物做誘因,發起「撿垃圾換衣服」活動,鼓勵居民撿拾垃圾,每三袋垃圾可以換取一袋衣服。

  連加恩透過電子郵件,將「撿垃圾換衣服」的構想繞過半個地球,傳遞給他在台的親朋好友,親朋好友繼續在網際網路間傳揚這奇特的構想。沒想到,在國內外引起非常大的回響,連加恩所屬的榮星教會很快收到七、八萬件衣物,裝載成一千六百個紙箱,浩浩蕩蕩飛往西非。

  這種特殊的衛教方式,不但清潔了當地的環境,也讓布吉納法索以及鄰近村落的居民人人有衣服可穿,人人享受到來自台灣的愛心。

  看到原來被滿地垃圾掩蓋的土地,終於裸露出澄黃的土地原色;看到當地居民穿上來自家鄉的愛心衣服;看到每一張黝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光彩……,在那陽光極度耀眼的他鄉,連加恩體認到:「在那裡,我雖然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我可以幫助的人,因為我的存在,他的一生改變。」

  連加恩,又一個從自己的力量出發,以個人的善心善願結合社會上諸多善心人士的資源,成辦龐大任務的成功事例。

  九歲開始的服務人生

  去年,以八千張台灣草根臉孔,透過北京奧運的台灣館揚名國際,讓五百萬雙來自不同國度的眼睛認識台灣農民、勞工、攤販,甚至鄉土技藝表演者生命相狀的沈心凌。用心讓一張張來自各角落的台灣草根臉孔,訴說著屬於他們生活的無奈,以及無奈背後豁達、樂天與熱情的民性。沈心凌的心願是:「期待透由照片的表述,喚醒人們的關懷。」

  這位清華大學的新鮮人,在九年前的小學三年級稚齡,即運用網路幫爺爺及家鄉果農販賣滯銷的文旦,讓斗六文旦名聞網路;四年前,更為了「守護一元柳丁」,架設網站為賤價所困的果農請命,發起全民吃柳丁運動,讓柳丁從一斤四元的低價回穩到一斤十二元。

  十二歲時以媽媽典當玉飾所購買的電腦,成立了個人工作室之後,沈心凌努力自學,積極運用網路無遠弗屆的特性,用力放送她對弱勢族群的關懷:十三歲設置「安安免費教學網」,為貧窮兒童打造知識公益的學習平台,讓兩岸三地,甚至柬埔寨、越南等開發中國家的師生,用網路開啟知識大同的契機。六年來,已經嘉惠了二百八十萬人次師生上網學習。

  十四歲成立「陽光世代英語免費教學園地」,實際教導七十五位弱勢學子,讓他們得到正常的學習機會,並因此影響諸多企業與學子投入弱勢族群的教學。十五歲成立「福爾摩沙青少年創作展」,支援一百多名弱勢青年創作基金,並為他們找尋展演場所,公開展示他們的創作品。

  而後,更拋磚引玉推動「原鄉之愛─愛心電子辭典」,集資捐贈一千六百多台電子辭典到原住民部落,協助原住民學習英語。架設「台灣媳婦學習網」,提升來台的新媳婦生活機能……

  如今,這位大學新鮮人已擁有三十七張電腦專業證照,架設四十餘個大型網站,用心用力協助社會資源相對弱勢的族群一步步攀越生命的高峰。

  這個從小跟著爸媽以流動攤販營生的台灣女孩,雖然國二即賺進人生第一個一百萬,但賺來的每一分錢都用在公益上,而非用在自家生活物質環境的改善。因為沈心凌一直銘記著沈媽媽於家境極為貧困潦倒時,在北港朝天宮領著她向媽祖娘娘祈願時所說:「天公伯若願意留阮一條生路,一口飯呷,阮必定教囡仔以愛待人。」

  這三個台灣的年輕人,以一己之力,不但實踐了自己的夢想與愛,也引發了許多人心中的善念,讓更多人將潛藏內心深處的善發揮出來,並落實在需要的人身上。他們的行誼,讓我深深體會到,原來,即便個人力量微小,也可以如石投水,發揮善的漣漪,讓善願和善行擴大、擴大、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