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的訊息水泥知道

台中採訪組

  園區的建築一棟棟的興起,每一棟樓都是挖好堅固的地基,綁上牢牢的鋼筋,再釘上模板,每完成一層樓就要澆置一次混凝土。由於混凝土是要澆置在模板裡面讓它流竄到所有建物的空隙處,若要讓混凝土均勻分配,必須有工人站在模板上使用振動棒將混凝土充分「搗築」進入各個角落。如果搗築不足,模板拆下之後,乾了硬化的混凝土表面就會留下如蜂窩般坑坑洞洞的瑕疵如此,如此再補混凝土的話,牆面就會凹凸不平。為要求較好的品質,園區的建物使用的混凝土濃度都很高,當然灌漿、搗築就要比較長的時間,每灌一層樓大約要花四到六個鐘頭,所以園區每一次灌漿,幾乎施工管理課的義工都是全體配合。

  灌漿當日早上八點鐘一到,混凝土攪拌車就一車車的開入園區,灌漿的龍頭直升上建物的最高處。每一輛車有一個龍頭,灌漿時要有兩組人配合,一組在樓頂掌握龍頭灌漿,一組在下層專門搗築,這兩組人馬都帶著對講機。當馬達聲隆隆啟動將混凝土打上去時,上下兩組人也撕開喉嚨互相溝通,龍頭組在頂樓所見的模板是平的,他們認為搗築應很順利,但是居下位的搗築組,所見盡是彎彎曲曲的窗台、牆壁、門檻,加上混凝土粘度高,要疏通不容易,如果動作稍慢,上面的人就跳腳,即使大聲詢問也不一定能立即得到回答。更急人的是搗築用的震動棒是靠柴油來發動,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加一次油,在經常找不到油或是油量不足的情況之下,又讓灌漿進度延緩,加上聲音吵雜,等的人不耐煩,火氣就上來了。

  雖然大家都共同希望掌握最佳時間點讓混凝土充分流動,避免蜂窩現象,但因彼此不了解對方處境,加上溝通不良,聲音大,因此灌漿過程中充滿抱怨與批評,讓大家精疲力竭,煩惱滋生。參與其事的劉德政師兄說:很多人事後都察覺到,有時事情即使計劃周詳也會出問題,事前的準備不一定能防止錯誤,彼此互動的「急」就是煩惱的種子。師父最近不是推介「生命的答案水知道」這一本好書嗎?水經過愛與鼓勵的加持就有很漂亮的結晶,園區的混凝土也是水泥跟水攪拌成的,我們難道不能站在對方的立場用愛與鼓勵,來跟同修溝通,造一個和合清淨的善業,建造一座宛如水結晶般受祝福的福智園區嗎?經過一番檢討,大家約定如果看到對方煩惱生起,就對著對講機緣念「六字大明咒」來提醒對方煩惱已生,靠著菩薩的加持,平息彼此的煩惱。

  至今園區已灌漿二十多次,每一次灌漿都是經過殷重的祈求,靠著龍天護法及三寶的加持,化解好多違緣。如今透過互動過程,大家漸漸體會淨遠法師所說:「蜂窩問題是大家的共業問題。」所以就像水結晶告訴我們的訊息,大家應學會為對方著想,彼此包容及體諒,用清淨的善念建造每一座福智建築物。